返回
返回 我的 开封
首页 分享 收藏 预约报名 拨打电话

音乐表演

2022-08-02 15:06:33 80
如遇无效、虚假、诈骗课程,请立即举报
为了您的资金安全,请见面交易,切勿提前支付任何费用
举报
课程详情

业务培养目标: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,并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,能在专业文艺团体、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、机构从事表演、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。


业务培养要求:学生主要学习音乐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接受本专业严格的技能训练,具有较高的指挥或演唱(奏)的能力。


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

1.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;


2.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;


3.具有演绎不同风格及体裁的音乐作品的能力;


4.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、政策和法规;


5.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;


6.掌握文献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,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。


主干学科:艺术学


主要课程:表演、音乐技术理论、音乐史、民族民间音乐、重奏(唱)合奏(唱)等。

音乐表演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,包括音的高低,音的长短,音的强弱和音色。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,形成音乐的常用的“形式要素”,例如:节奏,曲调,和声,以及力度,速度,调式,曲式,织体等。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,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。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。


1、节奏: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。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。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、有规律地重复进行。中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“板眼”,“板”相当于强拍;“眼”相当于次强拍(中眼)或弱拍。


2、曲调:曲调也称旋律。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,就形成曲调。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。曲调的进行方向是变幻无穷的,基本的进行方向有三种:“水平进行”、“上行”和“下行”。相同音的进行方向称水平进行;由低音向高音方向进行称上行;由高音向低音方向进行称下行。曲调的常见进行方式有:“同音反复”、“级进”和“跳进”。依音阶的相邻音进行称


为级进,三度的跳进称小跳,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进称大跳。


3、和声:和声包括“和弦”及“和声进行”。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(同时)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。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。和声有明显的浓、淡、厚、薄的色彩作用;还有构成分句、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。




4、力度: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。


5、速度:音乐进行的快慢。


6、调式: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,这些音以一个音为中心(主音)构成一个体系,就叫调式。如大调式、小调式、中国的五声调式等。调式中的各音,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。


7、曲式: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。


8、织体: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(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)。


9、旋律: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、有节奏的和谐运动。旋律是乐曲的基础,乐曲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。


音响声音的四要素


音强、音高、音色和波形包络。含义如下:


1.音强


音强就是人们在听闻时感到的响度,也就是通常说的声音的强弱或大、小,重,轻。它是人耳对声音稳弱的主观评价尺度之一。其客观评价尺度也即物理量的测量,是声波的振幅。音强与振幅并不完全一致或成正比,在声频范围的低频段相差很大,高频段也有相当的差别。




声频范围也就是人们可以听到的声振动频率范国,为20赫到20千赫。20赫以下称为次声,20千赫以上称为超声。在声频频率范围内,人耳对中频段1~3千赫的声音最为灵敏,对高、低频段的声音,特别是低频段的声音则比较迟钝。人耳还有一种特征,对很强的声音,感觉其响度与频率的关系不大,或者说同振幅的各频率的声音,听起来响度差不多.但对低声级信号(即很轻的声音),感觉到它的响度与频率关系甚大:对于同样振幅的声音,低、高频段的声音听起来响度比中频段的轻。声音振幅愈小,这种现象就愈严重。对1千赫的声音信号,人耳所能感觉到的最低声压为2X10(负4次方)微巴。微巴是声压的单位,,它相当于在1平方厘米面积上具有1达因压力。电声工作者把这一声压称为声压级的0分贝,通常写为O分贝SPL(SPL是声压级的缩写),正如把0。775伏定为在600欧电路中的0分贝一样。不用声压而用以对数表示的“声压级”来表示声音振幅的大小,有明显的好处。这是因为人耳能听闻的声压范围很大,可由2X10(负4次方)微巴到2XlO(负四次方)微巴,相差一千万(1C)倍。对如此大范围的变化,计算很不方便,用声压级表达就比用声压方便多了。另外由于人耳对响度的感觉是非线性的,用对数来计量更接近于人耳的主观特性。当声压级达120分贝SPL时,人耳将感到痛楚,无法忍受,因此,人听闻的动态范国由0~120分贝SPL,在音乐厅中听乐队演奏,音乐的自然动态范围,对大型交响音乐,最响的音乐片段可达115分贝SPL,最弱的音乐片段约为25分贝SPL,因而动态范围可达90分贝。但这是很少有的情况。通常交响音乐的动态范围约为50~80分贝,中、小型音乐的动态范国约在40分贝左右,语言的动态范围约在30分贝左右。 因此,要求家用放音设备能够尽可能地再现:


1〕上述音乐或语言的自然声级动态范围。


2〕音乐或语言的自然声压级。对于家庭内常用的放音音量,平均声压级对音乐来说约为86分贝SPL,对语言则约为70分贝SPL左右。




2.音高


音高或称音调,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评价尺度。它的客观评价尺度是声波的频率。和音强与振幅的关系不一样,音高与频率基本上是一致的。当两个声音信号的频率相差一倍时,也即f2=2f1时,则称f2比f1高一个倍频程。音乐中的1(do)与i,正好相差一个倍频程,在音乐学中也称相差一个八度音。各种不同的乐器,当演奏同样的频率的音符时,人们感觉它们的音高相同,这里指的演奏的声音具有同样的基频。但乐器每发一个音,这个音除了具有基频fo,以外,还有与fo成正整数倍关系的谐波。前面说过,每个音的音高感觉由fo决定,而每种乐器的不同各次谐波成分,则决定乐器特有的音色。乐器中,基音频串范围最宽的是钢琴,由27.5~4136赫。管弦乐、交响乐的基音范围是30~60OO赫。中国民族乐器的基音范围则为50~4500赫。 现代电声学研究说明,乐音的自然频率范围已经超出20~20000赫可闻声频串范围之外,例如某些非洲鼓的基音在次声频频段,而某些中国木管的谐波(泛音)可达25千赫之高。次声信号虽不能为人耳所感闻,但可为人的皮肤所感知。语言画基频在150~3500赫范围内。




3.音色


人们除对响度、音高有明显的都别力外,还能准确地判断声音的“色调”。单簧管、圆号虽然演奏同一音高(基频)的音符,但人们能够明确分辨出哪个是单管管,哪个是圆号,而不会混淆。这是由于它们的音色、波形包络不同。音色决定于乐音的泛音(谐波)频谱,也可以说是乐音的波形所确定的。因为乐音的波形(可由电子示波器上看到〉绝大多数都不是简单的正弦波,而是一种复杂的波。分析表明这种复杂的波形,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正弦波,这些正弦波中有基频f0,还有与f0成整数倍关系的谐波:f1、f2、f3、f4,它们的振幅有特定的比例。这种比例,赋予每种乐器以特有的“色彩”一?音色。如果没有谐波成分,单纯的基音正弦信号是毫无音乐感的。因此,乐器乐音的频率范围,决非只是基频的频率范围,应把乐器乐音的各次谐波都包括在内,甚至很高次数的泛音,对乐器音色影响仍很大。高保真放声系统要十分注意让各次泛音都能重放出来,这就使重放频串范围至少达15000赫,要求潮的应达20千赫或更高。另外,语言的泛音可达7~8千赫。




4.波形包络


乐音的波形包络指乐音演奏(弹、吹、拉,拨)每一音符时,单个乐音振幅起始和结束的瞬态,也就是波形的包络。有些乐器,在弹、吹、拉、拨的开始一瞬间,振幅马上达到最大值,然后振幅逐步衰减,有的乐器则相反,在开始的瞬间振奋较小,然后逐渐加大,再逐渐衰减。这些波形包络变化也影响乐器的音色。 显然重放设备也要求有较好的瞬态跟随能力,不然就会引起乐音自然包络的畸变。




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易搜招生网看到的。
相关课程